基于壳核结构Fe1-xS@Na2.9PS3.95Se0.05纳米棒的室温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钠电池
背景介绍:
全固态钠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传统的基于有机溶剂的电解液,且其负极为储量丰富的金属钠,因此其有望取代锂/钠离子电池成为下一代低成本,高安全性电池储能技术。目前,基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钠电池中,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阻抗大。而硫化物电解质具有电导率高,通过冷压的方式可减小界面阻抗的优点。但已报道的基于硫化物电解质的全固态钠电池的性能仍然差强人意,主要由于电极材料与固体电解质之间的固-固界面有效接触弱。基于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基础,从调控电解质的电导率、颗粒尺寸及正极层设计出发,改善室温全固态钠电池的性能。
研究思路:
液相法制备的Na3PS4电导率较低,通过Se掺杂,能增大离子传输通道,提高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,且所得到的电解质的颗粒尺寸能进一步降低,有利于增加电解质层/正极层的物理接触。进一步地从正极层设计出发,选择与硫化物电解质相容性好的过渡金属硫化物Fe1-xS作为正极活性物质,并在其表面原位生长硫化物电解质得到壳核结构Fe1-xS@Na2.9PS3.95Se0.05纳米棒,有效提升正极层中的固-固界面接触,使基于液相法制备的Na2.9PS3.95Se0.05电解质的室温全固态钠电池的性能获得有效提升。
图文解析:
液相法制备的Na2.9PS3.95Se0.05电解质的颗粒尺寸降低至500nm(图1)。SEM,TEM及STEM及显示所制备的Na2.9PS3.95Se0.05电解质包覆在Fe1-xS纳米棒表面形成壳核结构Fe1-xS@Na2.9PS3.95Se0.05纳米棒(图2)。将所制备的电解质及复合电极材料应用于全固态钠电池中,在20mA g-1电流密度下,电池能量密度可达910.6Wh kg-1;在200mA g-1电流密度下,功率密度可达201.6Wh kg-1;在100mA g-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,其容量保持在494.3mAh g-1(图3)。该性能在所报道的全固态钠电池中的性能最优异。此外,通过非原位XRD手段探讨了Fe1-xS在全固态钠电池中的反应机理,结果表明:其在全固态钠电池中会发生部分可逆反应,该机理完全不同于该材料在液态钠离子电池的反应机理(图4)。
Fe1-xS + Na+ + e- ↔ NaaFe1-xSb (First cycle)
Fe1-xS + Na+ + e- → NaaFe1-xSb (Second discharge)
NaaFe1-xSb ↔ NayFe1-xSb + Fe1-xS + Na+ + e- (Following cycles)
图1:Na2.9PS3.95Se0.05电解质的SEM及EDX图
图2:(a) Fe1-xS@Na2.9PS3.95Se0.05纳米棒的合成示意图,(b) Fe1-xS和(c) Fe1-xS@Na2.9PS3.95Se0.05的SEM图,Fe1-xS@Na2.9PS3.95Se0.05的(d) TEM,(e) HRTEM 及(f) STEM图
图3:Fe1-xS@Na2.9PS3.95Se0.05纳米棒在全固态钠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图
图4:Fe1-xS在全固态钠电池中不同充放电状态的非原位XRD图